找了两个猪灵堡垒,都是生成失败的残缺版,还都没找到升级模板。我这运气 (# ` n´ )
About
玉兔号,呜呜呜
看到别人在那骂,有时真是不知道应该附和还是阻止,现在很多时候我都沉默不语。
我记着以前,和小伙伴们一起跳舞,音乐声可能大了点,旁边开补习班的人过了气冲冲地给我们的音响断电。我同伴对此很不满,骂的很难听。我当时并没有附和,想必那时同伴心里就给我点了个踩吧。
真是奇奇怪怪的心理负担,明明知道没什么两全其美的方案。类似的,好多时候,做正确的事情反而会被反感啊。
想想 b 站大量高质量视频内容搜索引擎搜索不到, b 站自身的搜索似乎能检索自动生成的视频字幕,但是也不如搜索引擎完善。
不禁感觉在这个视频流量这么大的时代,搜索引擎功能多少有点不够用了。
虽然生出感叹的 b 站,但是平时搜索引擎检索文字多,连带着知乎多看了些。
就 b 站关于除夕放假一事,b 站给我推荐了好几个视频了。即使我不怎么看视频也知道了原委。搜索下相关新闻,看到澎湃新闻有人指出,实际上除夕放假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争议这个点大概是年纪比较年轻的。
找了找视频下评论,
1949年版,是初一到初三,那时候全年共7天假。
1999年第一次修订,是初一到初三,这次一年7天假改为了一年10天。
2007年第二次修订,改为除夕到初二,全年11天假。也就是现行的雏形,新增了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
2013年第三次修订,又将除夕到初二改回了初一到初三。我记忆中改来改去的应该就是指这次。
也就是从建国以来,只有08年到13年(修订都在07及13的年末,所以要从次年才会执行新规),这五年期间的春节法定是除夕到初二。
果然,一般充满争议的,情绪性的内容都没什么仔细研究的必要。可这玩意还是流量热点,估计任谁发个吐槽视频播放量,评论和粉丝都能蹭蹭涨。
倒是有人希望这种有薪假期不要调休,个人评价实在不行不如找个自由职业,自己掌握自己的假期。
虽然知道要求每一个自媒体都保证客观,信息准确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自媒体的造成影响却分毫不少。
几年前,网友讨论过知乎为什么失去了专业性。有人评价,知乎原本是邀请制度,社会精英比例高,他们之间交流的内容质量很高。而在知乎转变经营方向之后,大量普通人涌入,普通人可比社会精英多得多,并且交流内容专业性不强。整体用户分布趋向于普通人之后,内容也当然是普通人水平的了。
想想确实如此,要求每个用户都是精英并不切实际。而知乎的主要问答形式,其实是比自媒体门槛更低的。很明显,更多普通人当然更喜欢能读懂的故事,逗人一笑的回答,更能共情的情绪发泄,而不是正确,或者是理性多于感性的分析,模棱两可的高深知识。
然而很多客观评价,褒贬或分析利弊。其实很难说讨人喜欢,有时就是两边不讨好。其实有时我也讨厌这个,“那些读书人怎么总是说着正确的话,没个准信,一点也不爽利!”
另一方面,很多普通用户缺少考究一个事物所需的渠道,知识,见识等等,甚至没做深入了解就开始发表看法。就像我上次考究一句诗词出处,知乎网友的“可能是”“好像是”“应该是”“印象中”等回答中,出现了三个作者。甚至可能出现评价一个事物,开头一句话有关,剩下全靠编和猜。基于来源是不可靠的网络的观点,本身也不可能保证可靠。我去了解一个金属冶炼也是,有错误之处,有专业人士建议看书而不是到知乎上问问题。
此外,知乎用户虽然趋于普通人,但是具体来说网络上的给出的用户画像上来看,本科以上高学历者,30 岁以下都是七八成。以职场白领和大学生为主;已有工作者,收入较高,月薪15k~30k;在校学习者,收入少,但求知欲高。
在一些具体事物态度或立场上,整体立场大概会是一个中产阶级立场。其实从知乎上的商业广告也能看出来用户群体。估计刚跨过温饱,达到小康水平线的人,是不可能买知乎好物的,也不会买知乎关于心理或哲学的网络书籍。
我感觉我研究下可以写个脚本,过滤下 b 站三次元人脸占了三分之一及以上的视频。
之前看过张梗图,是油管的,十年前油管视频五花八门红红绿绿,动画,meme ,歌曲;十年后十个视频封面清一水的人脸。现在 b 站也给我推荐这个,我用的没安装客户端,用的网页端好像还没有屏蔽按钮。
从内容上来说,这类视频说好听点就是充满个人特色,说难听点就是事实,谎言,情绪,个人观点等等等的杂糅物。
据说首富马斯克想把推特改为一个“超级应用”。计划增加约会网站以及数字银行功能。根据新闻,前几天好像在搞音视频通话,还有编辑长文、阅读模式、上传更长视频等,计划还有还有游戏流媒体和直播购物,招聘平台等等。
这么一看,或许我也该注册一个账户了,以后或许某一方面能用上。前几天新闻说推特通过优化代码等等,省了上亿美金。嗯,听起来不够马斯克发射几次火箭。
看新闻才知道原来贝爷已经塌房了,海外应该是幻灭了好几年了。。然而失去对荒野求生信任,现在又在互联网娱乐化氛围中,涌现整活和好多福利姬。(怎么像是说某些恐怖片
荒野相关续作还是相关作品,那个赤裸男女荒野求生好像在哪里看过,据说现在已经变成谈恋爱为主了。不知道这个节目是不是给福利姬发福利一点启发。
虽然没看到过荒野求生福利姬,不过以前确实看过荒野相关的,比如手工造游泳池之类的视频,还感叹外国人真会玩。
现在被专业人士指出都是“节目效果”多少有种被欺骗的感觉。。倒是听说鳌太线非科考不能进入核心区域了,之前死了好多人。这么一看,安全的“节目效果”或许正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像我这样的观众图个新鲜,专业人士根本不会参考学习一个电视节目,或者以流量为目的的网络视频。
MC 的生物投票又有人说又有黑幕了,还搞出一个取消民主投票的投票。用一个文章话说
Minecraft 官方用自由民主方式让更多的玩家参与到自由民主的新生物投票当中。而神秘的墙外玩家们,他们用自由和民主的方式选出的新生物,导致了一群崇尚自由民主的玩家认为这不够自由和民主,并决定用自由民主的方式投票,取消自由民主的新生物投票。用投票的投票结果,取消在Minecraft用投票创造的投票结果。
想想确实,搞这个投票像是维持热度搞营销。拒绝加入三种生物给出的原因是八小时工作制,双语言开发工作量大等原因。而且话题度,热度之类的也有争议之声,落选的支持者还会不快。甚至投票的支持者可能也会后悔。文章举例是,选出川普,投票脱欧,投出幻翼后悔。
虽然如此,不过从商业营销角度确实算是一个妙计。
下多大雨泡沫保温板能浮在空中呢?仔细想想,估计得相当大。可以描述为“水中有很多气泡”的程度。